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
公众号
  • 订阅号

  • 服务号

  •          学习强国         手机版         电子期刊          登录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要闻
     法治要闻
     
    楚雄市司法局:“互联网+”打通司法行政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文章字体:【 】 发布日期: 2017-02-28 来源:中国普法创新网

    本网2017年2月28日讯  通讯员姚萍报道  “互联网+”是指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近年来,云南省楚雄市司法行政工作着力探索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在公共法律服务、法治宣传、矛盾纠纷调处、特殊人群管理、等领域积极对接互联网,进一步提升司法行政工作水平,打通司法行政服务为民的“最后一公里”。

    远程视频法律咨询,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楚雄市司法局针对楚雄市山区面积广,交通不便,乡镇法律服务力量较弱,群众寻求法律服务困难的现状,2014年6月,通过整合全市法律服务资源,打造楚雄市法律服务大厅,由城区律师、法律服务工作及大学生志愿者轮流到大厅“坐班”,为来访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免费法律服务的同时,与乡镇法律服务中心建立远程视频法律咨询服务平台,通过视频软件实现了农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与法律服务大厅的专业人员“面对面”交流,形成了实体平台与网络平台对接互通、有机融合,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网上网下一体化,解决了山区和偏远农村群众寻求法律服务难的问题。截止2016年12月31日,法律服务大厅共解答法律咨询4169人/次,分流人民调解案件306件、法律援助案件106件、民事诉讼代理61件。

    多媒体互动,着力打造青少年普法“数字化阵地”。楚雄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警示教育基地把电子书、地面互动投影、触摸屏、3D视觉禁毒数字展馆、微视频放映等多媒体互动设施融入不同功能区,辅以讲解员的解说,增强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增加教学的信息量。同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使学生对枯燥的法律知识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基地还在全国首创了“法治小课堂”活动,讲解员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多媒体,把图、形、声等法治信息进行编辑处理,运用动态的情景,让学生感到直观、形象、具体,实现了信息化与法治教育的结合。基地自2011年9月1日面向广大青少年及社会公众开放,至2016年12月31日,共承担各类讲解任务1882场(次),接待接受警示教育总人数225225人(次)。

    即时通信,发挥宣传沟通“大作用”。2014年,楚雄市司法局以子午司法所为试点,本着“跟得上时代,接得着地气”的服务理念,创建司法所普法宣传QQ平台、开通司法所政务微博、组建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群、法律咨询工作群,利用即时通信工具,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扩大普法覆盖面,提高法治宣传教育效果。目前,仅子午1个司法所就发布法制宣传微博350条,阅读量13000余人(次),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好评。2015年12月,子午司法所被司法部表彰为“全国先进司法所”,并作为先进代表到北京接受表彰。

    微信普法,让法律“触手可及”。楚雄市司法局打造“楚雄市普法”微信公众平台,采取图文结合的形式,通过“以案说法”、“法律解读”的形式,对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讲解推送,让广大手机用户动动手指就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法律知识。该平台下一步还将增设在线法律咨询等服务模块,通过构建全方位的线上线下法律服务平台,满足新形势下网络终端客户对公共法律服务的需求,让法律知识的学习变得“触手可及”。目前,“楚雄市普法”

    动态分析,让业务数据“可视化”。楚雄市司法局每月开展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工作动态分析,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基本实现了业务数据自动分类、智能分析、自动统计、预警跟踪。确保数据信息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同时,直观的反映出全市司法行政业务工作开展的整体情况,第一时间获悉以前时空限制下无法及时掌握的情况,为上级和领导决策提供依据,提高了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亲情视频,让监地对接零距离。楚雄市司法局通过互联网技术、高清摄像头、电子屏幕和语音通话设备,实现服刑人员家属与在监服刑人员直接视频见面和语音对话。2016年,组织2个批次,12名在监服刑人员与其亲属实现了视频语音会见,为久未与亲属会见的在监服刑人员搭建了一座桥梁,这不仅节省了在监服刑人员家属的探视成本,减轻家庭负担,也是对家庭有困难、思想不稳定的在监服刑人员最大的亲情关怀。(云南省楚雄市司法局供稿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法治时代杂志 京ICP备12049208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