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
公众号
  • 订阅号

  • 服务号

  •          学习强国         手机版         电子期刊          登录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南充市高坪区司法局扎实开展2018年基层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调研
    文章字体:【 】 发布日期: 2018-08-17 来源:中国普法创新网

      本网8月17日讯(董杰)社区矫正制度是在世界轻刑化发展趋势下产生的,作为一种新型的刑罚执行方式,其萌芽可追溯到英国进步监狱改革家约翰·霍华德提出的监狱改革理论。相对来说,社区矫正比监狱矫正有更大的优越性,并且经过长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它已成为西方国家占主流的行刑方式,也已成为世界各国刑罚体质改革发展的趋势。

      四川省司法系统自2017年以来,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发现了一些不足。现根据实际工作的经验,在社区矫正信息化方面,青居、阙家、东观三个司法所进行了联合调研。

      一、基本概况

      东观镇位于南充市高坪区东部,东观镇行政区域面积5200公顷,全镇户籍人口5.7万人,常住人口4.8万、外来从业人员1.3万人,现全镇有33个村、5个居委会,现有社区服刑人员36人。

      青居镇位于南充高坪区西南部,距南充市中心约20公里,总面积为45.5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万人。下辖九个村和一个镇居委会。现有社区服刑人员13人。

      阙家镇位于南充市高坪区东南部,与广安市岳池县同兴镇交界。东北近邻浸水乡,西南邻石圭镇,是高坪区的南大门,广高路穿镇而过,辖10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2个居民小组,人口1.19万人,面积22.9平方公里,气候常年干旱,属山地丘陵地貌,现有社区服刑人员12人。

      二、 信息化建设的优势

      (一)实现业务档案的电子化。工作人员将入矫的一系列法律文书、每月报到情况、法律学习、义务劳动、心理咨询、请销假登记、计分考核、解矫文书等各类日常工作流程录入平台,全面整合社区矫正的各类资源。同时通过传统纸质资料扫描上传的方式,实现卷宗的远程在线查阅。在取得相应权限之后,社区矫正机构甚至省市一级机构都可以直接在办公室查阅具体某个服刑人员的第一手资料,不用到司法所,这在无形中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有助于实时对社区矫正工作进行监督,发现工作中的错误与不足,从而查漏补缺。当所有社区服刑人员录入平台后,即使不翻看纸质档案,辖区社区服刑人员的人数、性别、年龄、罪名、刑期起止日等资料都可以“一键获取”,结合录入的日常监管情况,方便每个时段的统计,同时可以更为直观的反应社区服刑人员接受矫正的情况。

      (二)对重点人员实行“全时段”监控。通过电子定位手环、定位手机等手段,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高精度、高密度的监督,每隔一段时间生成活动轨迹,实时掌握其动态。司法局及基层司法所可以通过电子显示屏,实时观察辖区内社区服刑人员的分布及活动情况。司法局社区矫正指挥中心还可以依托天网系统,对重点监管人员实施不定时视频监控,根据定位的反馈,要求严管的服刑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出现在规定的视频监控下,防止其擅自离开所允许的活动区域,有效的阻止脱管的发生。用技防的手段弥补了人手的不足,提高了社区矫正管理的科技水平。

      三、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建议

      (一)电子档案的录入与纸质档案制作的重复,以及内网信息与以前外网信息的重复录入。社区矫正信息化的广泛推广应用,带来的应该是社区矫正工作的更加科学、高效、节省。而在实际工作中,基层社区矫正工作被要求在做好信息平台录入管理的同时,还要按传统的办公程序,组织建立全套与信息平台内容相同的纸质档案资料,一些“创新”的要求,增加的资料往往超过了平台录入的工作量,这无形中增加了基层工作量和工作成本,带来的是社区矫正工作的重复繁杂与浪费,背离了信息化建设的初衷。结合基层社区矫正工作的时间,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监管过程信息平台上记载的很详细,而且可以远程调阅,纸质文档应当从平台录入相关信息后自动生成相应文书,且现阶段的技术已实现社区服刑人员通过手写板和指纹仪在线签字捺印,无需在信息录入前重复建立与电子档案相同的纸质档案。但现阶段使用的平台中,部分文书格式与省厅要求的标准文书样式不符,有些甚至相差甚远。比如社区服刑人员的矫正方案、每月考核表、季度考核表等部分文书与省厅规范化标准不一致,录入后无法直接打印装使用,只能以传统方式再次制作纸质文档装卷,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改进措施:更改相关文书格式,保证“线上线下”文书的格式标准统一。

      (二)内网的不稳定。司法部门的内网开始使用以来,因为网络建设、设备等诸多原因,网速一直不稳定。网络建设的问题在乡镇司法所尤为突出。即便在网络不断提速降费的今天,不管是内网外网,乡镇网络的速度与城区的差距都较为明显。加上支持并网的相关设备的调试过程相当繁琐,需要专业人士才能顺利完成。而且两个网之间的网络参数很容易产生冲突,造成网络线路的异常,常见的问题是网络卡顿,网速受到严重影响。更有甚者,就是内网外网均无法使用,网络“瘫痪”。青居、阙家司法所就经常遇到网络卡顿的问题。东观司法所的问题更为突出,现在只有一台电脑内网能够正常运行,外网都无法使用,随时面临“崩盘”的情况。在网络设备支持方面,机关和基层的差距也非常明显。局机关部门因为电脑数量多,使用的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从功率、稳定性等性能从各方面来说几乎是“碾压”般的优势。而基层所使用的路由器、交换器的型号和档次较低,产品稳定性差,导致了基层所网络的不稳定,大大降低了日常工作的效率。

      改进措施:(1)由专门部门指定专人负责网络故障的排除及设备的维护,在收到基层故障报备后,定期联系专业人员来处理故障,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在条件的允许的情况下,保证基层司法所有品质更为稳定的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2)为防止网络冲突,也可以采取内外网分网的形式,专网专线,用于数据录入的计算机只接内网,其他计算机连接外网,但这样就要求所里工作人员人均计算机达到1.5台甚至2台,成本过高,采购计划也很难得到通过。

      (三)工作人员岗位调动后资料的移交问题。因为平台当初在设计上的问题,工作人员如果工作岗位进行了变动,在原岗位录入的数据是以录入人为基准,而不是以司法所为基本单位,这就出现了人员调动,相关权限变动后,造成了“调走和调来的人都查不到以前的信息”这种情况,连局机关的管理员都无法解决。像社区服刑人员相关信息,还可以通过联系软件开发公司的技术人员,从后台授权操作完成资料转移。但是数量动则几百甚至上千条的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案件以及法律咨询的信息的转移,那就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作量了。

    改进措施:这是平台建设的技术层面问题,不是本身司法行政单位能解决了的,应由平台开发的公司通过建模解决。

      (四)人手不足,缺乏相关培训。尽管信息化建设从某些方面提高了效率,对档案实现了进一步的规范,但那都是以足量信息的录入为前提的,现阶段基层司法所的现状是辖区大,工作内容不断增加,工作人员却不增反减。人手不足的问题极大的制约了信息的录入,往往让基层在工作中“顾此失彼”。信息化是一门高科技产品,现有基层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大多只是接触到了信息化的基本只是,还操作上还需要继续培训和学习,这就需要组织这些操作人员定期的更新学习,丰富知识。

      改进措施:保障基层人员的配备,定期开展相关业务培训。通过建立“小教官”制度,培训几名信息化操作教官,再组织其他人一起学习提高。

      四、社区矫正信息化今后发展方向的展望

      (一)实现与公安、检察院、法院以及监狱系统的内网对接,实现相关法律文书、函件的网上签收、回复等功能。相比于政法委其他几大部门,司法部门的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经验不足,底子也相对较薄。而几大部门的内网对接也是信息化建设大势所趋。实现内网对接以后,各个部门的函件、法律文书等都可以平台实现快速传输,通过系统自行生成文书,接收部门可以直接打印文书,大大减少了文书在邮寄途中的时间。接收部门也可以完成相应要求后,直接从平台进行回复,从而大大提高办事效率。

      (二) 实现与公安“天网”监控系统的对接,更高效的实现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控到位。将“天网”并入内网后,指挥中心就可以通过“天网”实时掌控社区服刑人员动态,配合定位设备,向相关重点服刑人员发出指令,让其出现在对应的摄像头的位置。这不仅是对重点人员行动轨迹的掌控,更是一种强有力的震慑,让其心中有所顾忌,从而更好的遵守社区矫正的相关法律法规。

      (三)建立司法内部的协查机制,提高工作效率。随着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很多工作都需要外出核实才能完成,但出差往往时间和资金成本都比较高。如果司法内部能建立一个协查平台,异地需要协查的事情,通过平台发出请求,由当地的司法部门进行协查,然后通过平台进行回复,相关工作开展的情况纳入信息化建设的考核,这就可以大大节省时间和金钱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公安局几年前已经建立了相关的刑侦协查平台,整体运行已相对成熟,其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综述,信息化建设在不断的发展进步,我们也要随时学习新的知识,接受新的理念,不断给自身充电,来迎接工作中各种机遇和挑战!(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司法局)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法治时代杂志 京ICP备12049208号-6